全天下的有口吃毛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知行合一口吃矫正中心的朱老师,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要相信口吃是一定可以矫正好的。从古至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去拼搏,下定决心去突破,下定决心去培养好的说话习惯,去培养积极、主动、乐观、自信、勇敢等积极的心智模式,改变原来的自卑、消极、懦弱、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弱势的心智模式。我们就一定可以成功,甚至成为伟大的演讲家,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这完全是有可能的。下面的这些曾经有口吃毛病的人后来成为了成功人士就是最好的例子。要相信自己,永远不要放弃自我,自暴自弃。相信自己一定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口悬河与结巴磕 有许多观众想到朱旭,比较熟悉的更多是他的影视作品,像电影《心香》、《变脸》、《洗澡》和《刮痧》。人们并不大了解他还有着一个很长很深的话剧历史。他是一个从话剧舞台走上电影银幕和电视屏幕的演员,他的“根”还一直深深地扎在舞台艺术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自从北京人艺建院起——1952年6月12日— —就在剧院里演戏的演员,在这里贡献了他的整个青春和中年。 1949年,年仅19岁的朱旭离开家,考到华北大学的文艺干部训练班,经过几个月的短期培训,就投身到火热的革命宣传中。进到人艺时,朱旭才20出头,一米八的瘦高个和东北人的爽直脾气,怎么看都和戏剧!不太搭界。而且客观讲,朱旭的外在条件并不算好,嗓子也不亮。最要命的是他还有挺严重的口吃,有时候说说话儿就卡壳了,越着急越说不出来,甚至憋得满脸通红。但这是平常,只要是上了台,朱旭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角色的情绪中,口吃的毛病也就不治自愈。在北京人艺的《人艺之友》报里有许多演员的漫画,朱旭那幅漫画下题诗头两句就是“台上口悬河,台下结巴磕”。其实,暗地里他也是狠下功夫,不光所有的台词都抄出来,每句话该怎么说,那话的语气轻重、气头安排都是事前琢磨好、反复锤炼多少遍,这才有了台上的口悬河。经过多年的奋斗朱旭成为艺术成就非凡的大艺术家。 (注意: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口吃朋友是无法自己突破自我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口吃朋友心理障碍太严重了,心智模式是弱势。口吃矫正是一个系统全面语言习惯的培养,积极心态的建立,积极心智模式的建立、心理障碍去除、突破自我等等系统全面的改变过程,可以说是一个重塑自我,战胜自我的自我成功的过程。所以绝大部分的口吃朋友是很难做到的,必须有老师的强有力的训练,才能快速的改变,不然会走很多弯路的,失败多了,挫折多了,就深深陷入口吃怪圈无法自拔,自暴自弃。许多朋友道理知道的很多,但自己就是做不到的。) |